乐动体育乐动体育乐动体育军民,寓意着一心为民、一心为军。在供电服务中心,杨军民人如其名,他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扎根电力抢修33年,甘当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练就了电力运维抢修的绝活。去年12月份,本该退居二线的他再次带领队伍出发,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运场馆提供供电保运任务,被同事们誉为“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不忘初心,就要不畏艰难,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这是去年11月份,杨军民在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保电项目组的员工上课时的一段自白。
电网抢修不分昼夜,特别是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更是要“枕戈待旦”。在杨军民心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从未关过手机,夜里听到风雨声,就马上穿戴好,把电话握在手中,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
1月5日,北京延庆雪山雪橇赛道上寒风刺骨,杨军民带领项目部的员工进行UPS应急电源电缆接线制作。
距离冬奥会开幕不到30天,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抢在开幕式之前完成所有电缆头的制作工作,LD乐动体育LD乐动 乐动体育为了能够打赢这场比赛,杨军民和项目部其他成员每天吃住在工地,中午困了累了就在现场找块包装板躺下,为了防风,有的职工将整个身体钻进塑料包装袋中御寒。
“杨书记,你都快60岁了,身体能吃得消吗?”面对同事们的发问,杨军民总是嘿嘿一笑:“我一把老骨头,硬得很。”
杨军民有个爱好,顺着电力设施沿线溜达。溜达的时候,他边走边记,回去后再把一条条线路图精确地绘制下来,对供电线路的全部参数指标、安全状况、沿线环境及用户特点等情况了然于胸。加上长期的抢修实践,他能根据停电范围、天气情况、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等,迅速判断出事故的基本性质和位置、故障成因和故障点。来到北京冬奥会场馆后,他也是这么做的,不到30天的时间里,他已经走坏了一双鞋......
杨军民常说:“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最大的忠诚。”这次冬奥会保电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参与冬奥,服务奥运,2022年北京冬奥会保电项目组成员内心无比自豪。来到北京的20余天,杨军民每天早上5点30分都会早早赶到地铁站,换乘三四趟地铁,历经两三个小时车程,抵达工作地点。由于项目组成员每天都是5点钟左右出门,忙于电力设施改造、电力线路接线、信息系统维护等,晚上9点、甚至11点才返回驻地,再加上延庆滑雪场等保电地点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18摄氏度,个别员工因环境不适出现了感冒。杨军民一不留神也“中招”了,但是,每天临走前他都会给自己的保温壶里灌满姜汤,然后继续工作。
“杨书记,现在我们有个事情比较棘手。部分供电设备达不到组委会的要求,继续进行改造需要你们帮忙。”
1月3日,杨军民带领员工来到了延庆高山滑雪场铺设3840余米电缆,杨军民第一个将电缆扛在了肩头,从14时到23时,杨军民等6名员工终于将电缆“扛”上了山顶......
杨军民常说:“电工就要在关键的时刻顶得上去。”这次冬奥会保电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1月6日,LD乐动体育8时13分,杨军民在设备巡检中,突然发现发电机柴油有稍微接蜡现象,凭借经验,他初步判断发电机温控器出现了故障。他立即汇报上级,并与厂家对接技术咨询后,检查发现虽然温控器油泵和传感系统正常运转,但加热系统温度没有正常升高,出现了异常。随即与甲方协调,及时更换了油泵温控器,避免了发电机油路堵塞影响发电机正常运转的停电事故发生。甲方在目睹了杨军民技术精湛、服务精心的专业化实力后,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
“中原人就是厉害!”厉害的背后是杨军民对电力技术的执著。在长期抢修实践中,他巡线多公里,亲手绘制线余张,梳理分析上万个事故隐患,累计完成故障抢修300余次,积淀出电力一线余年如一日扎根抢修一线,以工匠之心坚守电力工人的初心,杨军民成为电力抢修领域的行家里手,还将自己的绝活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在此次冬奥会供电保运期间,杨军民带领员工建立了“三道防线”来保障冬季奥运会平稳用电。第一道防线:参数优化,逐项核查。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采用各环节确认书的方式,将现场设备逐台试验,逐台检测,并签字验收,确保设备有人管理,有人负责。第二道防线:设备优化,技术强化。供电保运项目部利用施工间隙,安排专业人员不断摸索新设备的各项性能,总结特点,提炼出设备技术节点,在全项目部推广学习提高人员技术素质。第三道防线:结构优化,操作细化。通过前两道防线,已经打下保电工作的基础平台,但最终实现比赛期间的保电工作,LD乐动体育还是要靠人去完成,项目部针对各台设备制定出一套细致的操作流程。
杨军民常说:“电工就要用过硬的技术维护电网运行。”这次冬奥会保电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用“初心”点亮奥运场馆,让光明温暖人心。杨军民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LD乐动 乐动体育奋斗者是最幸福的,这次冬奥会在奋斗者们的努力下一定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