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体育,LD,乐动,体育,官网,官方,网站

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LD乐动体育pdf|LD·乐动·体育
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LD乐动体育pdf
发布时间:2023-03-31 11:27:2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包括发酵罐、加热活动板、横向气液管、纵向气乐动体育液管。该装置,不会造成大量豆子堆积导致温度过高,同时可控制豆子内部的温度湿度,积煮豆、接种、发酵、干燥一体化。

  1.一种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顶部装有加料口(14)、侧壁顶部具有菌种液喷头(2);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具有横向气液管(4),所述横向气液管(4)上具有纵向气液管(3),所述纵向气液管(3)垂直于所述发酵罐(1)的横截面;所述纵向气液管(3)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以上;所述横向气液管(4)和所述纵向气液管(3)上具有多个孔(5);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紧靠底部的管壁和远离底部的管壁都有所述孔(5);所述发酵罐(1)的底为加热活动板(6);所述加热活动板(6)与所述发酵罐(1)侧壁通过一个转轴(7)连接;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外部,通过二通阀(8)分别与进气管(10)、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相连;所述进气管(10)连有气体处理装置(9),所述出水管(13)连有抽水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气液管(4)具有多根,多根所述横向气液管(4)平行均匀的分部在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并与一根与它们垂直的所述横向气液管(4)相连而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的宽为1-2厘米;所述椭圆形的短轴为1-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处理装置(9)包括气体过滤膜和加热装置;所述发酵罐(1)的外部气体先通过所述气体过滤膜后进入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管(10),再通过所述二通阀(8)进入所述发酵罐(1)。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豆豉在传统的加工工艺中,在将豆豉进行拌曲后,将豆豉放入到瓦缸内,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会将大豆内的蛋白质进行分解,在发酵过程中,工人每天都需要对瓦缸内的豆豉温度测量3次以上,使豆豉的温度保持在42-45摄氏度,采用人工进行测量,比较费时费力,且豆豉的温度得不到实时的测量,当期间的温度未在42-45摄氏度范围内时,会影响豆豉的发酵速度,导致豆豉的发酵时长增长。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不会造成大量豆子堆积导致温度过高,同时可控制豆子内部的温度湿度,积煮豆、接种、发酵、干燥一体化。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具有横向气液管4,所述横向气液管4上具有纵向气液管3,所述纵向气液管3垂直于所述发酵罐1的横截面;所述纵向气液管3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以上;所述横向气液管4和所述纵向气液管3上具有多个孔5;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紧靠底部的管壁和远离底部的管壁都有所述孔5;

  所述发酵罐1的底为加热活动板6;所述加热活动板6与所述发酵罐1侧壁通过一个转轴7连接;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外部,通过二通阀8分别与进气管10、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相连;所述进气管10连有气体处理装置9,所述出水管13连有抽水装置11。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的加热活动板可加热通过进水管释放入发酵罐的水进行煮豆;加热活动板通过转轴与发酵罐侧壁连接,可通过转轴打开加热活动板,将发酵完成的豆子释放出来;完成煮豆后,煮豆水可通过横向气液管的紧靠底部的管壁和远离底部的管壁的孔,并利用抽水装置快速排出,二通阀进行几个管路的转化。安装的菌种液喷头,可根据豆子的量控制发酵菌种液的量;其中纵向气液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以上,这一设计将堆积在一起豆子的进行分隔,通过纵向气液管上的孔进行通气来控制发酵豆子内部的温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同一管实现气体和液体的输送,即横向气液管和纵向气液管,通过二通阀管理的转化,简化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气液管4具有多根,多根所述横向气液管4平行均匀的分部在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并与一根与它们垂直的所述横向气液管4相连而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处理装置9包括气体过滤膜和加热装置;所述发酵罐1的外部气体先通过所述气体过滤膜后进入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管10,再通过所述二通阀8进入所述发酵罐1。

  1-发酵罐,2-菌种液喷头,3-纵向气液管,4-横向气液管,5-孔,6-加热活动板,7-转轴,8-二通阀,9-气体处理装置,10-进气管,11-抽水装置,12-进水管,13-出水管,14-加料口。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具有横向气液管4,所述横向气液管4上具有纵向气液管3,所述纵向气液管3垂直于所述发酵罐1的横截面;所述纵向气液管3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以上;所述横向气液管4和所述纵向气液管3上具有多个孔5;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紧靠底部的管壁和远离底部的管壁都有所述孔5;

  所述发酵罐1的底为加热活动板6;所述加热活动板6与所述发酵罐1侧壁通过一个转轴7连接;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外部,通过二通阀8分别与进气管10、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相连;所述进气管10连有气体处理装置9,所述出水管13连有抽水装置11。

  所述横向气液管4具有多根,多根所述横向气液管4平行均匀的分部在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并与一根与它们垂直的所述横向气液管4相连而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的加热活动板可加热通过进水管释放入发酵罐的水进行煮豆,加热活动板通过转轴与发酵罐侧壁连接,可通过转轴打开加热活动板,将发酵完成的豆子释放出来;完成煮豆后,煮豆水可通过横向气液管的紧靠底部的管壁和远离底部的管壁的孔,并利用抽水装置快速排出,二通阀进行几个管路的转化。安装的菌种液喷头,可根据豆子的量控制发酵菌种液的量;其中纵向气液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以上,这一设计将堆积在一起豆子的进行分隔,通过纵向气液管上的孔进行通气来控制发酵豆子内部的温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同一管实现气体和液体的输送,即横向气液管和纵向气液管,通过二通阀管理的转化,简化了装置。

  所述发酵罐1的外部气体先通过所述气体过滤膜后进入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管10,再通过所述二通阀8进入所述发酵罐1。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互为相对概念或是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2、)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控湿豆豉发酵 酶解装置, 包括发酵罐、 加热活动板、 横向气液 管、 纵向气液管。 该装置, 不会造成大量豆子堆积 导致温度过高, 同时可控制豆子内部的温度湿 度, 积煮豆、 接种、 发酵、 干燥一体化。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430158 U 2019.01.25 CN 208430158 U 1.一种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 包括发酵罐(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罐(1)顶部装有加料口(14)、 侧壁顶部具有菌种液喷头(2); 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具有横向气液管(4), 所述横向气液管(4)上具有纵向气液管 (3), 所述。

  3、纵向气液管(3)垂直于所述发酵罐(1)的横截面; 所述纵向气液管(3)的横截面为 矩形或椭圆形, 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 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以上; 所述横向气液管(4)和所述纵向气液管(3)上具有多个孔(5); 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紧靠底 部的管壁和远离底部的管壁都有所述孔(5); 所述发酵罐(1)的底为加热活动板(6); 所述加热活动板(6)与所述发酵罐(1)侧壁通过 一个转轴(7)连接; 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外部, 通过二通阀(8) 分别与进气管(10)、 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相连; 所述进气管(10)连有气体处理装置 (9), 。

  4、所述出水管(13)连有抽水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气液管 (4)具有多根, 多根所述横向气液管(4)平行均匀的分部在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 并与一根 与它们垂直的所述横向气乐动体育液管(4)相连而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的宽为1- 2厘米; 所述椭圆形的短轴为1-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处理装置 (9)包括气体过滤膜和加热装置; 所述发酵罐(1)的外部气体先通过所述气体过滤膜后进入 所述加热装置; 加热的气体通过所述进。

  5、气管(10), 再通过所述二通阀(8)进入所述发酵罐 (1)。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430158 U 2 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 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 利用毛 霉、 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 分解大豆蛋白质, 达到一定程度时, 加盐、 加酒、 干燥等方 法, 抑制酶的活力, 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0003 豆豉在传统的加工工艺中, 在将豆豉进行拌曲后, 将豆豉放入到瓦缸内, 曲霉或者 细菌蛋白酶会将大豆内的蛋白质进行。

  6、分解, 在发酵过程中, 工人每天都需要对瓦缸内的豆 豉温度测量3次以上, 使豆豉的温度保持在42-45摄氏度, 采用人工进行测量, 比较费时费 力, 且豆豉的温度得不到实时的测量, 当期间的温度未在42-45摄氏度范围内时, 会影响豆 豉的发酵速度, 导致豆豉的发酵时长增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 不会造成大量豆子堆积导致温度过高, 同时可控制豆子内部的温度湿度, 积煮豆、 接种、 发 酵、 干燥一体化。 0005 具体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 包括发酵罐1, 其特 征在于, 0006 所述。

  7、发酵罐1顶部装有加料口14、 侧壁顶部具有菌种液喷头2; 0007 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具有横向气液管4, 所述横向气液管4上具有纵向气液管3, 所 述纵向气液管3垂直于所述发酵罐1的横截面; 所述纵向气液管3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 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 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以上; 所述横向气液 管4和所述纵向气液管3上具有多个孔5; 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紧靠底部的管壁和远离底部的 管壁都有所述孔5; 0008 所述发酵罐1的底为加热活动板6; 所述加热活动板6与所述发酵罐1侧壁通过一个 转轴7连接; 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外部, 通过二通阀8分别与进气管 。

  8、10、 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相连; 所述进气管10连有气体处理装置9, 所述出水管13连有抽水 装置11。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的加热活动板可加热通过进水管释放 入发酵罐的水进行煮豆; 加热活动板通过转轴与发酵罐侧壁连接, 可通过转轴打开加热活 动板, 将发酵完成的豆子释放出来; 完成煮豆后, 煮豆水可通过横向气液管的紧靠底部的管 壁和远离底部的管壁的孔, 并利用抽水装置快速排出, 二通阀进行几个管路的转化。 安装的 菌种液喷头, 可根据豆子的量控制发酵菌种液的量; 其中纵向气液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 圆形, 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 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

  9、两倍以上, 这一设计 将堆积在一起豆子的进行分隔, 通过纵向气液管上的孔进行通气来控制发酵豆子内部的温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8430158 U 3 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同一管实现气体和液体的输送, 即横向气液管和纵向气液管, 通过二通 阀管理的转化, 简化了装置。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横向气液管4具有多根, 多根所述横向气液管4平行均匀的分部在 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 并与一根与它们垂直的所述横向气液管4相连而相通。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矩形的宽为1-2厘米; 所述椭圆形的短轴为1-2厘米。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气体处理装置9包括气体过滤膜和加热装置; 所述发酵罐。

  10、1的外部 气体先通过所述气体过滤膜后进入所述加热装置; 加热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管10, 再通过 所述二通阀8进入所述发酵罐1。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的一个实例 0014 图2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内部俯视图 0015 附图标记说明: 0016 1-发酵罐, 2-菌种液喷头, 3-纵向气液管, 4-横向气液管, 5-孔, 6-加热活动板, 7- 转轴, 8-二通阀, 9-气体处理装置, 10-进气管, 11-抽水装置, 12-进水管, 13-出水管,14-加 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11、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 实施例 0019 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如图1), 包括发酵罐1, 其特征在于, 0020 所述发酵罐1顶部装有加料口14、 侧壁顶部具有菌种液喷头2; 0021 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具有横向气液管4, 所述横向气液管4上具有纵向气液管3, 所 述纵向气液管3垂直于所述发酵罐1的横截面; 所述纵向气液管3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 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 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以上; 所述横。

  12、向气液 管4和所述纵向气液管3上具有多个孔5; 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紧靠底部的管壁和远离底部的 管壁都有所述孔5; 0022 所述发酵罐1的底为加热活动板6; 所述加热活动板6与所述发酵罐1侧壁通过一个 转轴7连接; 所述横向气液管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1外部, 通过二通阀8分别与进气管 10、 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相连; 所述进气管10连有气体处理装置9, 所述出水管13连有抽水 装置11。 0023 所述横向气液管4具有多根, 多根所述横向气液管4平行均匀的分部在所述发酵罐 1的底部, 并与一根与它们垂直的所述横向气液管4相连而相通。 0024 所述矩形的宽为1-2厘米; 所述椭圆形的短。

  13、轴为1-2厘米。 0025 所述气体处理装置9包括气体过滤膜和加热装置。 0026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控湿豆豉发酵酶解装置的加热活动板可加热通过进水管释放 入发酵罐的水进行煮豆, 加热活动板通过转轴与发酵罐侧壁连接, 可通过转轴打开加热活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8430158 U 4 动板, 将发酵完成的豆子释放出来; 完成煮豆后, 煮豆水可通过横向气液管的紧靠底部的管 壁和远离底部的管壁的孔, 并利用抽水装置快速排出, 二通阀进行几个管路的转化。 安装的 菌种液喷头, 可根据豆子的量控制发酵菌种液的量; 其中纵向气液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 圆形, 其中所述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以上, 所。

  14、述椭圆形的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以上, 这一设计 将堆积在一起豆子的进行分隔, 通过纵向气液管上的孔进行通气来控制发酵豆子内部的温 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同一管实现气体和液体的输送, 即横向气液管和纵向气液管, 通过二通 阀管理的转化, 简化了装置。 0027 所述发酵罐1的外部气体先通过所述气体过滤膜后进入所述加热装置; 加热的气 体通过所述进气管10, 再通过所述二通阀8进入所述发酵罐1。 0028 另外, 还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 后、 左、 右、 上、 下等方位用语, 仅互为相对概念或是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 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以下结合具 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9 以上所述实施例, 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 各种等效的修改、 替换和改进等等, 这些修改、 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8430158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843015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