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体育乐动体育乐动体育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温控湿的干燥设备及其干燥方法。
干燥设备又称干燥器和干燥机,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含湿量的固体物料。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要。如木材在制作木模、木器前的干燥可以防止制品变形,陶瓷坯料在煅烧前的干燥可以防止成品龟裂。另外干燥后的物料也便于运输和贮存,如将收获的粮食干燥至一定湿含量以下,以防霉变。由于自然干燥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各种机械化干燥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传统的干燥设备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热量和质量(湿分)的传递,保证物料表面湿分蒸汽分压(浓度)高于外部空间中的湿分蒸汽分压,保证热源温度高于物料温度。因此,需要鼓风装置和电加热来持续地输入热风循环来干燥,浪费能源,且会导致干燥箱内温度和湿度不稳定,不能够精确控制,干燥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控温控湿的干燥设备。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控温控湿的干燥设备及其干燥方法,能够在干燥过程中及时地调节干燥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干燥效率高,且节能环保,控制器的自动化控制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一种控温控湿的干燥设备,包括干燥室、控制器、离心风机,控制器设于干燥室的顶部,还包括换气扇、进气腔、风机、加热管道、内部换气扇,进气腔位于干燥室外侧的下端部分,进气腔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有风机、加热管道,内部换气扇设于干燥室内部;所述干燥室内壁的上方设有热风出口,内壁的下方设有热风入口,进气腔的底部设有向外凸出的进气管,进气管向外延伸的端部连接有换气扇;所述干燥室内壁还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连接有离心风机;
所述干燥设备还设有储水箱、输水管道、水泵、进水管道、电加热水箱,所述储水箱固定于干燥室的外壁底部,电加热水箱固定于干燥室的顶部,储水箱通过输水管道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道与电加热水箱连接;
所述干燥设备还设有安全阀、雾化器进水管道、雾化器、雾化器排水管道,雾化器设于干燥室的内部,通过安全阀与雾化器进水管道的一端连通,雾化器进水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干燥室与雾化器连接,雾化器排水管道的一端通向储水箱。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为一端封闭的内部中空管,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每个排水孔相应安装有纯棉布条,纯棉布条位于热风出口处。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水箱中设有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的水温,确保水温高于干燥室内部的热风温度。
(1)启动干燥设备,设置干燥室内的相对湿度为40-70rh,温度为35-90℃,气流速度为1-10m/s;
(2)热风循环一直启动,直至关机时停止;热风循环时,控制器启动内部换气扇和风机;干燥室内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部分空气经热风入口被吸入进气腔,通过加热管道,经热风出口进入干燥室;部分空气在内部换气扇的带动下在干燥室内部循环;
(3)当干燥室内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启动加热管道内的环形电加热丝来加热空气,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电加热丝停止工作;
(4)当干燥室内的湿度低于预设湿度时,控制器启动安全阀,电加热水箱内的热水经雾化器进水管道流入雾化器中,经纯棉布条后流入水槽中,最后经雾化器排水管道流入储水箱中;热风循环过程中,热风从热风出口进入到干燥室内部时,经过湿润的纯棉布条,将水分带入干燥室内部来提高湿度;
(5)当干燥室内的湿度高于预设湿度时,控制器关闭安全阀,启动换气扇、离心风机;外界湿度较低的空气被换气扇吸入进气腔内,参与热风循环;热风依次经过风机、加热管道、热风出口后进入干燥室,离心风机将干燥室内湿度较高的空气排出;当干燥室内的湿度达到预设湿度时,换气扇、离心风机停止工作。
优选地,当储水箱内部的水位高于警戒位置时,控制器会启动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通过输水管道、进水管道打入电加热水箱中。
(1)本发明的干燥设备,LD乐动体育在设置好相对湿度、温度和气流速度后,在控制器的自动化控制下,使得干燥过程根据预设参数及时地调节干燥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干燥效率高,且节能环保,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使用的干燥物料范围较广。
(2)本发明的干燥设备,储水箱通过输水管道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道与电加热水箱连接,方便了储水箱在水泵的作用下及时为电加热水箱供水,以增加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
(3)本发明的干燥设备,安全阀与雾化器进水管道的一端连通,雾化器进水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干燥室与雾化器连接,雾化器排水管道的一端通向储水箱,雾化器下部的纯棉布条与水槽设计,使得电加热水箱的热水经过虹吸作用渗入水槽,而且热风会带入纯度较高的水蒸气进入干燥室,净化了干燥室的气味。
(4)本发明的干燥设备,干燥室内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部分空气经热风入口被吸入进气腔,通过加热管道,经热风出口进入干燥室;部分空气在内部换气扇的带动下在干燥室内部循环,通过蒸汽的内外循环,精确地控制了干燥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提高了干燥效率。
(5)本发明的干燥设备,温度传感器与水位探测器的设计,确保了对电加热水箱内水温的精确控制,以及储水箱中水位的控制,方便及时送水和补水。
附图标记:1-干燥室,2-控制器,3-离心风机,4-换气扇,5-进气腔,6-加热管道,7-内部换气扇,8-风机,9-热风出口,10-热风入口,11-进气管,12-排气口,13-储水箱,14-输水管道,15-水泵,16-进水管道,17-电加热水箱,18-安全阀,19-雾化器进水管道,20-雾化器,21-雾化器排水管道,22-水槽,131-水位探测器,201-排水孔,202-纯棉布条。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控温控湿干燥设备,包括干燥室1、控制器2、离心风机3,控制器2设于干燥室的顶部,控制器2上具有多个操作按钮,可以对干燥设备的相对湿度、温度、气流速度进行设置,通常设置相对湿度为40-70rh,温度为35-90℃,气流速度为1-10m/s。
如图1-3所示,该干燥设备还包括换气扇4、进气腔5、风机8、加热管道6、内部换气扇7,进气腔5位于干燥室1外侧的下端部分,进气腔5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有风机8、加热管道6,内部换气扇7设于干燥室内部。加热管道6内设有环形电加热丝,用于加热蒸汽,使得干燥室1的温度上升。干燥室1内壁的上方设有热风出口9,内壁的下方设有热风入口10,进气腔5的底部设有向外凸出的进气管11,进气管11向外延伸的端部连接有换气扇4。干燥室1内壁还设有排气口12,排气口12连接有离心风机3。
如图1-3所示,该干燥设备还设有储水箱13、输水管道14、水泵15、进水管道16、电加热水箱17,储水箱13固定于干燥室1的外壁底部,可由螺钉固定或铆钉固定。电加热水箱17固定于干燥室1的顶部,储水箱13通过输水管道14连接水泵15的进水口,水泵15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道16与电加热水箱17连接,方便了储水箱在水泵的作用下及时为电加热水箱供水,以增加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储水箱13内设有水位探测器131,用于探测并显示储水箱的水位高度。
如图1-3所示,该干燥设备还设有安全阀18、雾化器进水管道19、雾化器20、雾化器排水管道21,雾化器20设于干燥室1的内部,通过安全阀18与雾化器进水管道19的一端连通,雾化器进水管道19的另一端穿过干燥室1与雾化器20连接,雾化器排水管道21的一端通向储水箱13。雾化器20的下部设有水槽22,水槽22与雾化器排水管道的21另一端连通。
如图4所示,雾化器20为一端封闭的内部中空管,管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201,每个排水孔201相应安装有纯棉布条202,纯棉布条202位于热风出口处。电加热水箱17的热水经过纯棉布条202的虹吸作用渗入水槽22,而且热风会带入纯度较高的水蒸气进入干燥室,净化了干燥室的气味。
电加热水箱17中设有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用于将水温加热升高至所需温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的水温,确保水温高于干燥室内部的热风温度。
(1)启动干燥设备,设置干燥室内的相对湿度为40-70rh,温度为35-90℃,气流速度为1-10m/s。
(2)热风循环一直启动,直至关机时停止;热风循环时,控制器启动内部换气扇和风机;干燥室内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部分空气经热风入口被吸入进气腔,通过加热管道,经热风出口进入干燥室;部分空气在内部换气扇的带动下在干燥室内部循环。
(3)当干燥室内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LD乐动体育控制器启动加热管道内的环形电加热丝来加热空气,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电加热丝停止工作。
(4)当干燥室内的湿度低于预设湿度时,控制器启动安全阀,电加热水箱内的热水经雾化器进水管道流入雾化器中,经纯棉布条后流入水槽中,最后经雾化器排水管道流入储水箱中;热风循环过程中,热风从热风出口进入到干燥室内部时,经过湿润的纯棉布条,将水分带入干燥室内部来提高湿度。
(5)当干燥室内的湿度高于预设湿度时,控制器关闭安全阀,启动换气扇、离心风机;外界湿度较低的空气被换气扇吸入进气腔内,参与热风循环;热风依次经过风机、加热管道、热风出口后进入干燥室,离心风机将干燥室内湿度较高的空气排出;当干燥室内的湿度达到预设湿度时,换气扇、离心风机停止工作。
其中,当储水箱内部的水位高于警戒位置时,控制器会启动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通过输水管道、进水管道打入电加热水箱中。
本发明的干燥设备,在设置好相对湿度、温度和气流速度后,在控制器的自动化控制下,使得干燥过程根据预设参数及时地调节干燥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干燥效率高,且节能环保,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使用的干燥物料范围较广。干燥室内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部分空气经热风入口被吸入进气腔,通过加热管道,经热风出口进入干燥室;部分空气在内部换气扇的带动下在干燥室内部循环,通过蒸汽的内外循环,精确地控制了干燥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提高了干燥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